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3种治疗方法需了解

怀孕多次和有难产的女性,比怀孕次数少的女性更容易患子宫下垂。子宫下垂是因为盆腔的韧带和肌肉松弛或退化,不能承托子宫而令子宫下垂到阴道内。子宫下垂对于女性而言是有一定危害性的。那么,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▎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
可能很多女性知道产后子宫下垂这回事,但是子宫下垂要怎么办,相信有很多女性都好奇。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。
子宫下垂是因为盆腔的韧带和肌肉松弛或退化,不能承托子宫而令子宫下垂到阴道内。因为妇女在怀孕期或分娩期间,可能损害到子宫的韧带和肌肉。如果曾经怀孕几次或有难产的妇女,就比较容易患子宫下垂。如果是轻微下垂,子宫颈仍然在阴道内,严重的子宫颈会伸到外阴位置,更严重是全个子宫会伸到阴道以外。情况轻微可能会有少许不适,严重的会感觉到外阴聚下,十分不适,而且大小便非常困难。因为当子宫下垂时会连带阴道内壁都会下垂,前面的阴道壁会牵连到膀胱,而后面的阴道壁会牵连到直肠下垂。如果本身的膀胱肌肉和韧带是有松弛的情况,病者就会有小便失禁的现象。
对于产后子宫下垂,下面讲几种治疗方法,供大家参考。
1、普通康复疗法增进体质,加强营养,适当休息,注意劳逸结合,保持大便通畅。避免压迫下腹使腹压增高和重体力劳动。
2、子宫下垂治疗在阴道内放置一托配合—般疗法,适用于I度、Ⅱ度轻子宫脱垂患者、阴道壁中度膨出。常用的类型有喇叭花型、环型、球型、球腹—蘑菇头子宫托。
3、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,或重Ⅱ度、Ⅲ度子宫脱垂并发阴道前后壁膨出者。子宫下垂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,应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,有无生育要求等,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。建议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。
▎产后子宫下垂的症状
产后子宫下垂是女性在多次生产或难产后较易出现的,它会出现什么症状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子宫下垂也叫子宫脱垂,子宫内壁不能良好收缩复原,下垂到阴道中,严重的可能伸到体外。子宫下垂一般的症状,至少会有下坠感(下腹有东西要掉出来的感觉)。平时就会腰酸背痛,严重时还会拖累膀胱及直肠,并会有频尿、小便解不乾净或大便不顺之感。子宫脱垂是由于气虚下陷、带脉失约、冲任虚损,或在多产、难产、产时用力过度,以及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,损伤胞络及肾气,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。按其表现可分气虚下陷、肾虚不固和湿热下注三症。气虚下陷者,症兼少气懒言,面色恍白,小腹空坠等;肾虚不固者,症兼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等;湿热下注者,则为垂脱之物摩擦损伤,局部红肿溃烂,黄水淋漓,阴门肿痛,小便赤数等。妇良方宫垂贴借鉴传统中医“升补元气”的疗法,根据“虚者补之,陷者举之,脱者固之”的原则,在利尿燥湿、升提收涩的同时,以益气升提、补肾固脱为主。
女性产后子宫下垂,应到医院就诊,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,并及时接受治疗。
▎产后子宫下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
正常情况下,子宫像一个倒置的鸭梨,静静地藏在腹腔里。但在病理情况下,子宫可从阴道脱出,甚至经常与内裤摩擦,不但让患者忍受难以启齿的尴尬和不适,还可能增加子宫感染机会。产后子宫下垂应该是女性坐月子期间没有好好护理而导致的。
子宫下垂怎么治?在此介绍中医治疗,采用中药熏洗法,中药“提宫散”为中医治疗子宫脱垂疾病疗效最为显著之方剂,其遵循传统中医内病外治之理念,以中药熏蒸之法治疗子宫脱垂,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,通过皮肤、粘膜作用于肌体,促使腠理疏通、脉络调和、气血流畅,进而实现升阳益气、补肾固脱之治疗功效,达到彻底治愈子宫脱垂疾病的目的。子宫下垂,决不能切除子宫,那样盆底更松弛,一般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就可以。
除此之外,有子宫下垂症的女性,需要多加休息,不应有太剧烈的运动,加强营养的吸收,不可有重体力劳动。作为女性要懂得好好保护自己,将自己照顾好了才有精力照顾好整个家庭。
标签: